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综合新闻

综合新闻  | 2018/8/24

还记得那个在太空上待了340天的“网红”宇航员Scott Kelly吗?他在今年3月份回到地球,整整2个月后出现在了奥兰多的Qonnections大会(Qlik全球合作伙伴年度峰会)上,上演了一场高潮迭起的脱口秀,给大会的主论坛画上了一个惊喜的句号。

Kelly显然对“天上一天地上一年”有了亲身体会,太空上的一天太长了,他开玩笑说:“如果以后医生很沉重地告诉我‘你只能活一年了’,我会高兴地回答‘一年,好长啊’!”当然,这漫长的一年并非因为时间相对论,而是由于太空生活的种种挑战,这种生活是不舒服的、高度紧张的,除非看向地球。

从太空上看地球是人类的迷思和憧憬,与无法突破大气层的我们相比,Kelly几乎开启了上帝视角。当主持人问到:“是不是真能看到长城?”这个真相帝表示他也说不准,因为“北京上空是雾霾”。

瑞典基因与宇航员视角

Kelly的宇航员视角有个心理学名词,叫做总观效应(overview effect),指当一些宇航员在航行太空时,因为从太空或月球表面看地球时经历的认知转变——从多数人无法体验的角度观察熟悉的家园及城市时,产生如世界之大而人类纷争及边界的狭小的感慨或想法。

和Kelly一起在太空舱相濡以沫的还有俄罗斯宇航员,尽管在过去的一年,国际新闻里经常能看到美俄两国在世界的交锋,但两国的宇航员相处得棒棒哒。Kelly还向他们嘲笑特朗普的参选“绝对不可能走到最后”,他在大会上自嘲“回到地球后被打脸了”。

严格的总观效应似乎太灵性了,虽然地球人通过一本科幻小说、一部航空题材的纪录片、甚至一场航拍影展也能获得一瞬间的感动和思考,但它的持久性还不如一篇鸡汤文,更别说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。

Qonnection大会的主办方Qlik则通过技术手段,让Qlik产品的使用者离总观效应更近了一些。Qlik是数据发现市场的先驱者,它的产品Qlik Sense和QlikView 采用了关联数据索引核心引擎技术,提供平台化的可视化分析,使用户能够直观性地探索跨越多个来源的数据关系,从而为决策阶段提供洞察力与清晰度。

这些使用场景以商业为主,多数时候不会上升到全人类的层面,但起码,它让使用者通过跨越分析获得了一定的宇航员视角,不再局限于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,而能够通观产业、通观全球、甚至通观社会。

Qlik是一个生于瑞典的公司,尽管早就成为了全球化公司,并将总部搬到了美国,它的瑞典基因依然影响着公司的文化、产品的特点。

在每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《全球竞争力报告》排行上,瑞典长期处于前10位。出生于瑞典的爱立信、H&M、宜家、Skype等也在产业创新的同时改变了世界。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行业,书写不同的神话,但在瑞典企业身上找相同,是不难的。

首先是谦虚,不同于美国企业文化中的创始人品牌化,在认识一个瑞典公司的时候,会发现创始人隐藏得太深,不仔细挖掘好像他们从未存在过。Qlik也是如此,创始人只是公司历史介绍里的两个名字。

2010年该公司上市时,在NASDAQ?IPO上“按下按钮”的是CEO Lars Bjork,他在接受《连线》杂志采访时说到,“昔日瑞典一家小小的公司如今遍布时报广场的广告版上 ——那真是难以置信。”同时,他还趁机建议年轻的创业者要保持谦虚:“千万不要表现得以为自己什么都懂。”

然后就是平等和开放。追溯到海盗时期平均分配的公平原则和打劫全球的开阔视野,瑞典企业以人为本的平等观和开放的国际观,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上世纪80年代,就在著作《国家竞争优势》一书中指出:“瑞典虽是小国,但是国民拥有宏观的国际视野。许多大规模的瑞典公司早在19世纪末就已国际化了。”这些特点映射到Qlik上,就是其产品给公司带来的决策前置和宇航员视角。

在数据面前,我们的分析能力是平等的

踏实也可以算是瑞典公司的特点。我采访过的瑞典系创新公司都不是一夜成名,而是先闷头创新、一点点啃市场,在某个时间点正好碰到了时代的风口,就借势飞一飞。

Qlik生于1993年,创始人Bjorn Berg 和 Staffan Gestrelius的愿景是开创一款完全能模仿大脑工作方式的软件,从而确保最直观的用户体验。这就是 QuikView,“Quik”代表着“品质、理解力、互动、知识”(Quality, Understanding, Interaction, Knowledge)。

QuikView 通过标准数据库应用程序访问信息并以关联方式显示数据,从而生成业务状况分析。其视觉系统是极简的北欧风——选定值以绿色突出显示,关联值以白色突出显示,排除值以灰色突出显示。

他们的战略远景还考虑到摩尔定律的影响,摩尔定律称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每两年翻一番,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帮助 QuikView 获取极大的发展空间。所以,这款软件完全可在内存中运行。现在,它已经成为了联想选择Qlik的理由,联想集团商业智能高级经理刘峰在比较主流BI产品时,专门提到了Qlik“独特的内存压缩技术”,对于数据量庞大的联想来说,这样的性能才能满足他们的敏捷需求。

1996 年,该款应用程序重新命名为QlikView,用来强调只需一次点击即可为用户提供极其详尽的数据分析能力。其部署方式主要是,将客户和潜在客户要求转换为应用程序并确保无缝集成到系统中。“一次点击”所承诺的易用性说起来容易,但真正实现了傻瓜级使用,却也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。

我的朋友大猫是数据工程师,几年前应聘的时候,有个心仪的公司要求求职者能熟练使用QlikView,大概听闻了“一次点击”,大猫决定现学现卖,结果研究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弄明白,从此留下“QlikView上手慢”的心理阴影。

我向Qlik的CMO Rick Jackson转述了这个故事,他并没有公关辞令,而是点点头:“这是一个痛苦的历史问题,不过现在我们有了Qlik Sense,你朋友的痛苦不存在了。”刘峰也表示,联想在通过培训业务部门和客户的数据自助服务能力,颇见成效。甚至欧洲、拉美、澳大利亚的一些业务部门以使用Qlik Sense做出视觉精美的报告为乐趣。

伙伴制打天下

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后,上世纪定下的“关联”、“一次点击”、“内存运行”成了Qlik的战略优势。多年的集成经验,也让它积累了拥有1,700个资深合作伙伴的全球性网络,这成了它最直接的市场优势。

Pavel Karasev是凯西制药俄罗斯分公司的IT经理,他们在4年前与Qlik结缘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Qlik在俄罗斯有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,让Pavel在购买之后没有后顾之忧,要知道,他手下可就一个兵。

Pavel告诉我,最初引进Qlik的时候,是给意大利总部汇报用的;后来,总部觉得这种报告的形式不错,所以公司开始要求中层管理者也用Qlik做报告;到了现在,这个工具已经推广到了各部门的一线人员;但Pavel的二人组仍然可以胜任IT支持。

对于一线员工来说,Qlik带了敏捷和便利;对于整个公司甚至整个集团来说,Qlik还有两个重要意义,就是真实性和省钱。真实性是Qonnections大会上的提到的一个关键词,让我摸不到头脑,因为它家不生产数据,只是数据的分析员。

好在Pavel解释清楚了:“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有很多数据处理系统,系统的逻辑是不同的,所以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系统下显示的状态也是不同的,当这些报告呈现在管理者面前,同样的数据有了五花八门的呈现,不知道该以哪份报告为准,这对于决策的全局性有很不好的影响。”

现在公司统一使用了Qlik,数据的处理在统一的系统之下规范化啦,所以报告的真实性就上升了。而且在财物部门,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可以提高真实性也是共识。

至于省钱,除了Qlik的产品性价比较高之外,主要得益于Qlik DataMarket,这是一款“数据即服务”云产品,为用户提供来自外部来源的现成数据,包括一些需要购买的许可的产业数据。对于Pavel的公司来说,DataMarket为他们省了一笔买许可的钱。

BI民主化与淘汰论无关

事实上,Qlik不止是性价比高,它根本就不贵。在最后的狂欢晚宴上,和我一桌的Ying特直接地告诉我:“有那么多BI方案,我们选得头晕,后来定了Qlik,很大的原因就是便宜,真便宜。”Ying就职于芝加哥一家大医院的IT部门,因为工作中很难遇到老乡,她看到我很是兴奋,连连忽悠我学开发。她说:“我们这个行业特别缺人,快忙死了。”

之前见到CMO Rick Jackson时候,我还专门问过关于BI带来职场淘汰的问题,当时Jackson斩钉截铁地说:“我不相信BI能取代人,它是在将人才从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,去做更高端的工作。”

在Ying这里,我得到了更直接的回答,Qlik给他们的IT部门创造了新的就业。由于Qlik带来的数据分析民主化,现在Ying所在医院的护士都用手持终端检测病人的需求、流动性和满意度,这就要求IT部门开发相应的终端应用。

后来在采访Qlik负责全球产业战略的VP Mike Saliter时候,我向他提到了这段公案,Saliter说:“这也反映了我们不仅便于使用,而且对于开发者十分友好。”不仅如此,Saliter透露,他们在建立一个Qlik应用市场,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,将Qlik的自定义优势发挥到极致。

Ying继续向我诉苦:对于不具备医疗行业知识的IT团队来说,一个应用从开发、不停修改、到稳定应用,要辛苦个一年半载。等到Qlik应用市场发展成熟,也许这种痛苦就能少一点儿。这个工作流程还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岗位——一些在医疗岗位上待腻了人加入IT部门,负责专门向IT员工反映业务部门的需求。

这个岗位在联想叫BT,原先是独立的部门,在近期的调整中和BI部门整合到了一起,成了BIBT部。刘峰告诉我,现在BIBT部门的人才有个能力融合的趋势:BT同事在努力学习IT技术,技术人才们在如饥似渴地了解业务。随着业务与技术融合的加剧,人才标准可能会被进一步刷新。